晶间腐蚀是金属在适宜的腐蚀环境中沿着或紧挨着材料的晶粒间界发生和发展的局部腐蚀破坏形态。晶间腐蚀从金属材料表面开始,沿着晶界向内部发展,使晶粒间的结合力丧失,以致材料的强度几乎完全消失。材料或构件的晶间腐蚀试验方法主要包括浸泡试验、电化学测量等。
晶间腐蚀的浸泡试验主要包括:沸腾硝酸试验法、酸性硫酸铁试验法、酸性硫酸铜试验法和硝酸-氢氟酸试验法等。
沸腾硝酸试验要求在65%的沸腾HNO3中进行五个周期(48h/周期)的试验,每经一个周期试验后均要更新试验溶液,最终以试样的质量损失来评定试验结果,在某些情况下辅以肉眼或显微镜观察晶粒脱落的情况。
酸性硫酸铁试验是一种以Fe2(SO4)3为钝化剂,以H2SO4为去钝化剂的双试剂试验方法。可以用它检验非稳定化奥氏体不锈钢由碳化铬析出而引起的晶界腐蚀和稳定化不锈钢有碳化铬和σ相所引起的晶间腐蚀。该法还可用来检验耐酸钢和耐蚀合金因晶界贫铬、贫钼或析出σ相而引起的晶间腐蚀倾向。
酸性硫酸铜溶液试验是应用最早的晶间腐蚀试验方法,也称为Hatfield法、Krupp法或Strauss法。试验溶液中CuSO4为钝化剂,H2SO4则起加速腐蚀的作用。
1958年Warren首先建议采用10%HNO3+3%HF溶液作为评定含钼奥氏体不锈钢晶间腐蚀敏感性的定量试验方法。该方法适用于检验含钼奥氏体不锈钢由于晶界贫铬所引起的晶间腐蚀倾向。试验时的温度要求是70℃±0.5℃,以2h为一个周期,共两个周期,试验结果根据质量损失评定。
电偶腐蚀的电化学测量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草酸电解浸蚀试验、动电位再活化法、电位测量和晶界屏蔽等。
不锈钢10%草酸电解侵蚀试验方法用于检验奥氏体不锈钢和稳定化的铁素体不锈钢因碳化铬沉淀引起的晶间腐蚀敏感性,此法不能检验σ相引起的晶间腐蚀敏感性。10%草酸电解侵蚀试验的溶液是将100g草酸溶于900ml蒸馏水中配制而成的,将试样置于室温溶液中,在1A/cm2电流密度下阳极电解1.5min。然后在150~500倍金相显微镜下检查经电解侵蚀后的试样表面,并根据晶界破坏程度确定材料是否需要用另一种标准化学浸泡方法进行再试验。国家标准将浸蚀后晶界形态和组织结构分为七类,可据此确定材料是否没有晶间腐蚀敏感性,或需要进一步用其他标准试验方法再检验。
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法是Novak1975年提出的,旨在预测奥氏体不锈钢的晶间腐蚀敏感性。将试样在去气的0.5M H2SO4+0.01M KSCN溶液(30℃)中浸泡5分钟,然后以200mV/min的扫描速度从自然腐蚀电位(约0.450VSCE)正向极化到+0.200VSCE,在此电位下保持2分钟使试样钝化后,再以同样的速度逆向扫描到活化区。以曲线活化峰下面积说所给定的活化电荷Pa以及活化状态的峰值电流密度iCa作为鉴别敏化试样和正常试样的标准。这种方法的特点是简单方便,测定迅速。
恒电位法是指用恒电位仪把指定溶液介质中的试样控制在给定电位,测量相应的极化电流,以特征参数区分不同敏化状态或晶间腐蚀程度。
江苏容大材料腐蚀有限公司具有多年的材料晶间腐蚀研究积累和先进的试验仪器,可为用户提供包括典型材料或构件的晶间腐蚀浸泡试验、动电位极化测量、恒电位测量等服务。并可以提供晶间腐蚀试验、研究咨询和相关的技术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