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间腐蚀的测试方法主要分为 化学浸泡法、电化学法 和 金相观察法 三大类,以下是 7 种常用测试方法及其特点:
一、化学浸泡法(实验室常用)
1. 硫酸-硫酸铜法(Strauss Test)
适用材料:奥氏体不锈钢(如304、316)
方法:试样在 H₂SO₄ + CuSO₄ 溶液中煮沸 24小时(加铜屑加速腐蚀)。
判定:弯曲后观察裂纹,或金相显微镜检查晶界腐蚀
标准:ASTM A262 E、GB/T 4334.5 2.
2,.硝酸法(Huey Test)
适用材料:高铬不锈钢(如316L、304L)
方法:在 65%沸腾硝酸 中浸泡 5周期(每周期48小时),测腐蚀失重。
判定:失重率越高,晶间腐蚀越敏感。
标准:ASTM A262 C
3. 硫酸-硫酸铁法(Streicher Test)
适用材料:含钼不锈钢(如317L)
方法:在 50%H₂SO₄ + Fe₂(SO₄)₃ 溶液中煮沸 24小时,测失重。
标准:ASTM A262 B
4. 铜-硫酸铜-16%硫酸法(Monypenny-Strauss Test)
适用材料:铁素体不锈钢
方法:试样在 CuSO₄ + H₂SO₄ 溶液中浸泡 24小时,观察晶界腐蚀。
标准:ISO 3651-2
二、电化学法(快速检测)
5. 动电位再活化法(EPR法)
适用材料:不锈钢、镍基合金
方法:电化学扫描,测量 再活化电流峰值,数值越大腐蚀越敏感。
优点:快速(10~30分钟)、可定量。
标准:ASTM G108
6. 草酸电解腐蚀法(Oxalic Acid Etch Test)
适用材料:奥氏体不锈钢(快速筛选)
方法:电解腐蚀(10%草酸溶液,1A/cm²,1.5分钟),显微镜观察晶界是否呈“沟槽状”。
标准:ASTM A262 A
三、其他方法
7. 沸腾氯化镁法(ASTM G36)
适用材料:不锈钢(如304)
方法:在 42%沸腾MgCl₂ 中浸泡,观察是否发生 应力腐蚀+晶间腐蚀。
注意:此方法更偏向应力腐蚀,但晶界腐蚀明显时也可辅助判断。
涉及测试:晶间腐蚀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