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前举行的“2016国际机器人检测认证高峰论坛”媒体通气会上获悉,国家多部委正联动推进建立我国机器人产业标准、检测认证体系,首批机器人认证项目已经启动,并将于近期正式发布认证标志和首批获证企业情况。
预计到2020年,我国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年产量将达到10万台,服务机器人年销售收入有望超过300亿元。但与此同时,当前我国机器人产业仍面临关键核心技术缺失、关键零部件依赖进口,产品、集成和检测类标准滞后和缺失等问题。
据介绍,对机器人产业实施检测认证制是国际通行做法,我国也将鼓励第三方检测认证机构开展机器人整机及关键零部件的检测认证工作,完善认证监管体系。早在2015年10月,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就成立了认证工作专家组,并审定通过《工业机器人的安全和EMC(电磁兼容性)认证实施规则》。机器人认证将覆盖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无人机等产品整机及其关键零部件的安全认证、电磁兼容性认证、环境适应性认证等多个方面。目前启动的首批认证项目是安全认证和电磁兼容性认证。
工业和服务机器人的首批认证吸引了国内外众多企业参加,截至目前已有50多家企业在联系产品认证相关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