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文物的防腐蚀保护是文物保护领域探讨多年的课题。除去自身的因素,文物保存的环境是影响金属腐蚀行为的主要因素之一。影响文物保存的环境因素,在国内目前的技术和经济条件下,大多数博物馆难以保证完全按照金属文物保存的环境要求来进行环境控制,对于一些室外的金属文物更是如此。
在这种情况下,对金属文物自身进行科学保护处理使其具有一定的抵御环境腐蚀的能力是最为有效和现实的。文物界封护的具体定义:“指在文物表面涂覆天然或合成材料,以防止或减缓环境对文物造成的损害的过程”,即使用封护剂在文物表面形成防护层,以隔绝外界环境中的水分、氧气和其他有害成分,具有对文物本身的伤害小和能进行可逆操作的优点,并且使用成本较低容易进行操作。
封护涂层的防护作用是多方面的,它可以机械地把外界复杂的腐蚀环境与金属表面隔离,形成屏蔽性良好的保护膜,也对器物的表面进行了加固,能防止外界环境对文物的不利影响。通常金属文物表面都存在锈蚀产物,就像人体的皮肤病一样,虽然有的锈层比较稳定也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但是也有一些危险的病症存在于其中。由于大多数锈层表面坑坑洼洼且较为疏松,人们也不可能将其全部除去,所以在锈层之上进行“隐形且致密牢固”的封闭保护是十分困难的。
另一方面表面带锈的金属文物封护保护研究也进行得较少,其长期有效性还有待考察。金属文物保护是一个综合的系统过程。在实施封护过程中必须注意:保护方法要与当地的实际条件相结合;材料选择需要大量试验;采用的方法必须基于科学试验和分析;保护材料的使用效果与表面处理效果和环境条件之间的关系等。一物一诊,综合判断,才能达到科学保护、治病救物的目的。
对于封护保护而言,影响的因素有很多:器物在涂覆涂层前是否清洁,清洁程度如何?涂层是否完整?文物表面的状况、文物和封护层之间的附着力、封护层的连续性以及层中添加的缓蚀剂也是影响因素。天然封护材料的选用 早期金属文物的封护处理主要是采用天然材料,如蓖麻油和蜡等,主要目的是进行加固以及隔绝水分和有害物质。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
容大拥有一批在业内取得显著成就的专业技术人员,对行业内的检测需求理解较深,并且有丰富的检测经验,本着精益求精的原则,针对不同样品成立不同领域的技术小组进行分析、实验,由相关专业经验最丰富的高级工程师担任负责人。保证每个报告的准确性、严谨性。适用于钢铁企业、石化行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部门的相关研究和测试。
容大检测项目推荐
氢致开裂试验(HIC试验)SSC硫化氢腐蚀应力导向氢致开裂(SOHIC)黄铜耐脱锌腐蚀性能评定酸性盐雾腐蚀试验点腐蚀评价缝隙腐蚀API 622试验API 624试验